如何对特殊学生的进行教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2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5:19
对特殊学生的进行教育的方法有:
1.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进行感恩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对孩子进行感恩:让孩子懂得父母的伟大,懂得父母十几年如一日养育了你并付出心血,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提高孩子生存和生活的信心,提高自立自强的精神,以此感谢父母、尊敬父母,用一种感恩的心来孝敬父母。
首先,班主任和监管老师,用给孩子布置作业的形式收集信息。让学生回家问父母“抚养你的时候父母最难忘的事是什么?”“抚养你的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事?”“抚养你时父母最高兴的是什么事?”等问题,收集之后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情况,建立档案,从而获得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第一手材料。
其次,老师要联系每位家长核对一下学生收集上来的信息是否真实,听取家长们的要求和意见,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等,来充实收集上来的材料,综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材料。整理之后每天只讲一至二个学生事迹,这样即生动又真实,因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愿意听,易感动学生,能激发学生对自己父母的感恩之情,并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尊重父母,克服各种依赖思想,从而努力学习,加强锻炼,掌握一些生活技能技巧,提高自理能力。
2.利用学生愿意看电视、录像片等特点组织学生播放有关青少年教育方面的录像,并结合实际多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张海迪姐姐的感人事迹及以全国英雄少年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转变观念,充分理解知恩和感恩,开展力所能及的活动。学习雷锋叔叔从小事做起,捡起地上的一片纸屑、一个塑料袋,你就是一个爱清洁的环保小卫士;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你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小朋友,这样做不仅仅使别人得到帮助,学生本人也感到很快乐,这样渐渐地操场上、走廊里、花坛边的纸屑、白色垃圾不见了,课间互相帮助学习的同学们多了,放学后帮助小同学洗头洗衣服的也多了,“大手拉小手”的也多,这样促进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习惯也养成了。
学习张海迪姐姐的感人事迹后,学生学习她自强不息的精神,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和他人,刻苦学习掌握一门技术,提高生存能力,减轻父母和社会的负担,将来有十足的信心去发展自己的事业。
3.用身边的事来进行感恩教育。从我校来看,*加大投入,购置充足的肢障学生专用的康复训练的体育用具,配备专兼职教师,让特殊学生在优美舒适的环境下学文化、学技能,有多名老师负责他们的学习、生活,党和*每年无偿的给我们特殊教育学校大米及其他生活物资;从民间角度来说,有不少个人或企业给我们捐款衣服和药品,还有一些外国朋友甚至拿出自己的钱,给学生买好吃的食品。有些普通学校的师生帮助我校铲除操场的杂草,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吃好穿好,最大限度地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安心学习,愉快生活,提高自信心,提高自理能力,掌握技术回报社会,这些都是给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材料。
总之,感恩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目的的人性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更加愉快,更加健康。生活之源也会得到更好的滋润。感恩教育也是一种系统的教育工程,从家庭到学校,从学校到社会,从社会到学生本人,能使我们的特殊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孝敬父母;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尊敬老师;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关心和帮助他人;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来勤奋学习,真爱自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锻炼自己掌握一些科学技术,提高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进而营造和谐社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6:37
任何学校里都有两种学生,一种是思想特别积极,特别优秀的学生,甚至可以做其他学生的导师;一种是思想特别的不积极,经常挂科,还挂科有理。
首先谈对导师型学生的特殊教育。
研究性教学是发展趋势。重复性的工作和知识性的工作是智能机(网络教学与专家远程教学取代普通教师部分工作是有可能的)就会完成的,带着学生进行研究式学习是必要的。优秀学生培养不仅能带动学院学风建设,更能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师可以在优秀的学生寻找的合适的科研助手或信息员。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不必成立专门的培养院系,有相关的培养机构就不错了。
而且,当今,实行网络化或信息化的教育为学生们研究式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性条件。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几乎大部分研究式学习的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当然,老师需要给学生引导并提供相应的机会是必要的。
学校一方面需要名师,更需要的是名徒。从长远社会效益看,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学校最终成功的标志。哈佛、清华成名的原因根本上说是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而对于一般院校来说,决定其声誉的也是未来能有所成就的学生。导师制需要由导师在本科生里挑选优秀的学生作为后备队员,然后进行适当的培养。
学生信息能力培养会影响其终身。所谓信息能力是指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搜集和信息整理能力。比如准学术活动的参加,能培养其一定的科研能力。对教师来说教学与科研是辩证统一的,对学生来说,知识应用能力和科研也是辩证统一的。
素质拓展不仅仅是现在很多公司的业务,更应当是当代高校的实践课程之一。如果学生毕业了,已经有公司所需要的必备素质,那就不需要再次费心培训了,当然就会优先录用。当然,现今天很多素质拓展公司仅仅限于游戏与交流的方式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对于一个高校尤其强调学生的思维素质和各类品行修养。比如团队的方向把握及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高校是更有条件来培养综合素质的场所。
其实,教育心理专家们早就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高考成绩造成的学生质量差距只是个表面现象,根本差距是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以考试为参考标准的心理认知。这种心理认知包括自信、理解力和进取意识。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优秀的学生进了一个普通高校,在他认为自己理所当然比别人优秀的心理认知下,可能会比其他同学更加积极和努力,这样自信和进取意识都得到保证。
实际上每个学校都有大量的可造之材,只是因为人文环境不同,普通高校成材率相对偏低。是那些人文环境造成的成材率偏低呢。大概可以归结为:教学质量、学风教风建设、学术质量。
现在来谈挂科有理的学生。学校里总有大面积的消极学生存在,可能网络沉溺,可能面对社会困惑,也可能是学习不得法门,也有存在感消失的。这些学生常常会挂科,甚至会退学。
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心理或思想辅导,是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又一难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8:12
学生最主要的是做一个正直的人学习,我认为是其次的,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