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31 11:02
1、要坚定文化自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认同、倍加珍惜、大力弘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为了把它当作古董摆设,也不能食古不化,而是要发扬光大,推动其全方位融入国民教育、道德建设、文化创造和生产生活,使其更好地服务现实。
我们要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2、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千百年来凝聚、积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支撑。唯有始终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新时代的文化之树才能根深叶茂。
3、吸收外来,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养料和活力。实现文化繁荣发展,既需要不忘本来、植根塑魂,也需要吸收外来、交流互鉴。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善于融通国外各种有益的思想文化资源,大胆吸收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源源不断地提供养料和活力。
扩展资料: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精髓,坚决摒弃心胸狭隘的排外主义和妄自尊大的自我中心主义,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了解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殊性,开放自信地与之交流、交融和互鉴、互补,避免文明冲突,实现文明和睦。
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热衷于“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那一套,绝对是没有前途的。
我们要始终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地位,自信而有原则地吸收他人之长,不盲目选择,更不搞全盘西化。对待外来文化,要立足国情进行中国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外来文化中优秀的、有生命力的要素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