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发展派别的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0:1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8:30
主要观点:
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
第二,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
第三,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
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的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
第一,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第二,当实验教育学及其后继者把科学的定量方法夸大为教育科学研究唯一有效的方法时,就走上了“唯科学主义”的迷途。
【文化教育学】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
主要观点:
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和谐的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
第一,文化教育学深刻地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以及教育学性质等方面给人以许多启发;
第二,其缺陷和不足在于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定义;忽略了教育受制于*、经济及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用理解作为教育研究的唯一方法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实用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等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和改组;
第二,学校即社会;
第三,从做中学;
第四,以学生为中心;
第五,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和兴趣为中心。
基本评价:
第一,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文化精神的反映,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其不足之处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忽视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代表人物:加里宁、凯洛夫、杨贤江等
马卡连柯、《教育诗》、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集体、在集体中、为了集体
加里宁著有《论*主义教育》等书,深入研究*主义教育问题,非常关怀孩子们的成长。
凯洛夫的《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中国的杨贤江(化名李浩吾)的《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主要观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第五,在与*、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的发展具有巨大作用;
第六,坚持运用马克思方*研究教育问题。
基本评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方*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运用中往往容易被简单化、机械化和过度*化。
【批判教育学】
代表人物:鲍尔斯、阿普尔、布迪尔等
主要观点:
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第二,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第三,教育目的就是要对师生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的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第四,教育理论研究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基本评价:
第一,批判教育学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基本观点和方法;
第二,有利于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教育;
第三,具有很强的战斗性、批判性和解放力量。
【现代教育思想】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应该以掌握学习为指导思想,以教育目标为导向,以教育评价为*手段,形成了完整的掌握学习理论体系。(姆有掌握)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哪儿有结构,自己发现)
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选择真正基础的本质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通过“范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的方法。
范例:有代表性的例子
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不要超过最近发展区)、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
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他的《教育诗》就是在高尔基工学团真实而形象的实践记录。集体主义教育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巴班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该理论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提高教育研究水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在《给教师的建议》(也称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中,系统论述了他的全面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8 09:48
近来的教师招聘考试当中,常会出现一些比较专业的知识点,教育学发展阶段的几个教育派别就是其中一个。因此,在此为广大考生把这几个流派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希望能对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一、实验教育学
产生时间: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
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
基本主张:采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来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关系。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认为这种教育学对检验教育方法的优劣毫无用途。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3.把教育实验分为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确证三个阶段。
4.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二、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
产生时间:19实际末产生于德国
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基本主张: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2.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又是在一定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的,因此,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理解与解释的方法进行。
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体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转变,培养完整的人格。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是“陶冶”与“唤醒”,要发挥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性,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实用主义教育学
产生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基本主张:
1.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
2.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持续不断的增长。
3.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4.课程组织应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
5.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与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其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文化。
6.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基础。
五、批判教育学
产生时间: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代表人物: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和布厄迪尔
基本主张:
1.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非是促进社会公平与实现社会公正的途径和手段,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造成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
2.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3.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
4.教育现象不是中立和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
关注微信公众号【ahjsks】获取更多教招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