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别称是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0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8:08
泉州别称
泉州有温陵、刺桐城、鲤城三个别称。
温陵
有二说。
一是古已有之。
据泉州师范学院吴幼雄教授考证,泉州别称温陵,唐初甚至更早已有之。其得名始于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有关:“辨地之高下燥湿,以播六谷之宜……泉州气候燠多寒少,故古有温陵之称。”
二是朱熹堪舆说。
清康熙间(1662-1722)泉州府通判徐之霖《重兴朱夫子小山丛竹亭记》载:“郡治东北……地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诸此。宋徽国文公朱夫子种竹建亭,讲学其中,自题曰‘小山丛竹’……”
乾隆《晋江县志·卷4·学校志》也载:“小山丛竹书院在府城隍庙旁,地处高埠,其气独温,温陵之名实肇于此。朱文公种竹建亭,讲学其中,匾(“小山丛竹”匾额)为朱子手书,镌于石。”
因朱熹好研堪舆,尝谓“小山”高埠为清源山龙脉入城之冲,故“地气独温”,由此而称温陵。此说一出,温陵之名传之愈广,遂为泉州郡城别称。
刺桐城
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泉州)子城环植刺桐,故曰刺桐城。”“其称刺桐,当在子城之时”。泉州城垣在子城之后又建衙城与罗城,并绕城种植刺桐树。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1·地理8》:“五代时,留从效重加版筑,绕植刺桐。”
刺桐,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随着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的兴盛,刺桐由商人传入泉州,种之街巷,蔚然成风,泉州故称刺桐城。蕃商因称泉州港为刺桐港,泉州出产的的丝绸、陶瓷为刺桐绸、刺桐缎、刺桐陶瓷。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于1292年初从泉州启航离开中国。归后在其《马可·波罗行记》中,亦以刺桐称泉州。
唐宋间游历泉州的文人墨刻,多有吟咏刺桐的诗文传世,元代以后则少见,其原因可能是刺桐树少了。至泉州解放时,城内竟无一株刺桐树。
泉州解放后,历届市*都把种植刺桐树作为市政建设重要项目来抓。从搜集树苗、建立苗圃、扦插繁育,到1961年在开元寺修建石栏后,种植19株刺桐树于石栏临街一边。随后又在西街影剧院前面广场种植刺桐树4株,在开元寺内东塔周围和开元慈儿院附近共种植刺桐树几十株,顺利完成首批刺桐种植任务。刺桐花才重现泉州城。
鲤城
清·顺治十五~十六年(1658~1659),福建提督马得功、兴泉道叶灼棠、泉州知府陈秉直依关东式改造泉州府城,古城定型。因城西北、东北、东南三部凸出,中心城区东西宽而南北短,从清源山俯瞰,形肖鲤鱼,故称“鲤城”。
(节选自泉州历史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8:09
宋代诗人吕造在咏泉州的诗中说:“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廓为谁封?”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当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红似火的刺桐,是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廓时种的,泉州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刺桐城。 刺桐,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唐宋以来,福建不少地方就引种了它,但种得最多的还是泉州。历代诗人对刺桐的题咏不少。这恐怕是因为它的美丽和富有独特的南国情趣,特别容易缭人情思吧。宋普济和尚在《五灯会元》一书中说,刺桐还有这么个颇为神奇的特性:每年先萌芽后开花,则其年丰,否则反是。所以刺桐又名“瑞桐”。因为这一点,在宋代还引出一场小小的争论哩!争论的一方是作为廉访使来泉的丁渭,他很希望能先看到刺桐的青叶,使泉州年谷丰熟,于是曾写下这么一首诗: 闻得乡人说刺桐,叶先花发卜年丰。 我今到此忧民切,只爱青青不爱红。 争论的另一方是到泉州来当郡守的王十朋,他与丁渭抱有相同的愿望,但他不相信先芽后花或先花后芽那一套谶语。为此也写下了一首诗: 初见枝头万绿浓,忽惊火伞欲烧空。 花先花后年俱熟,莫道时人不爱红。 吟咏刺桐的诗,到元代以后就少了。这大概是因为树逐步减少的缘故吧。 到了现代,这种树就更少了。所以郭沫若同志来到泉州,曾发出过“刺桐花谢刺桐城”的慨叹!黄寿祺先生在遥想当年泉州刺桐花开满城的景象时,曾留下这样的诗句: 泉城已渺刺桐花,空有佳名异代夸。 寄语州人勤补种,好教万树灿朱霞。 可喜的是,近年来,在开元寺石栏前,在百源川池靠华侨大厦的一侧,已补种了一些刺桐树,愿关心刺桐的泉州游客,切莫忘记到那里,一睹它的丰采! 此生活小博士信息来自〖胶南信息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8:09
宋代诗人吕造在咏泉州的诗中说:“闽海云霞绕刺桐,往年城廓为谁封?”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当年泉州那些高大繁茂、花红似火的刺桐,是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廓时种的,泉州也因此得了个雅号:刺桐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30 08:10
泉州也叫鲤城、温陵、刺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