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的发展历程 各个学派有什么特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1:50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2:10
中国思想发展史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近代时期,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下,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1.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主要包括老庄与道家、孔孟与儒家、墨翟与墨家、韩非子与法家等各派主要思想及其特点。
认识:(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实质及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动,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上的重新认识;诸子百家争鸣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的、现实的问题斗争的反映;各个国家的*变革与相互竞争也需要理论指导;“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使聚徒讲学之风大盛,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的发展,为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论据,使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百家争鸣”实际上是这一时期*、经济的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中的必然反映。“百家争鸣”的出现,促进学术文化的繁荣,开创了思辨、讨论的学术风气,形成了一系列哲学流派,影响了后世文化的发展;各派学说,为不同阶级、阶层服务,各取所需,有的成为诸侯国改革变法、立国发展的理论基石;“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前奏,又促进了社会变革的进一步发展。
(2)儒、法、道家思想的特点:这三派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君主**集权,提倡法治和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互补性,分别适用不同的情况。事实上到了汉武帝以后,中国历代统治者均采用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为手段的统治模式,影响深远。
2.传统中国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春秋末期产生,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两汉时期官方化、经学化、神学化,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与玄、释、道教相互批驳与相互渗透,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化,至五四运动受到严厉的批判,儒学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宣告结束。
认识:(1)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取得主导地位的原因: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学之所以独领*,一方面是因为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宣扬天命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宣传忠孝,严格等级次序;*上主张“大一统”,维护*主义*集权,这些都是一切剥削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后共同需要的思想武器,在根本上都是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的入世说,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的改变面目。特别是汉代的儒学,吸收了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并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制造了君权神授,“天不变,道也不变”的理论,以神权论证君权,以天道论证人道,使儒学长期成为统治阶级的*哲学。另外,儒家也是在同佛教、道教纷争、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吸取它们当中对自己有用的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体系。宋明理学既是“三教合流”的产物,同时它又保持自身的根本特质和立场。
(2)儒学的现代价值: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与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裨益。
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逐步加深,中国的思想界围绕着“向西方学习”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先后涌现出许多思想流派。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揭开了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突破了封建顽固派的陈腐观念,为中国近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19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人和洋务运动的兴起,产生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为以后的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改革*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8 03:28
中国古代的思想学派:儒家讲的是:用仁、义、礼、智、信来*人们达到治世的理想境界。道家讲的是:“无为”而治世的理想社会。法家讲的是:严刑峻法治世。墨家讲的是:统一思想、由爱生利的治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