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评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3:48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6:53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生动的交往状态与外在行为,刻画他们丰富的、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小学数学教师写作案例具有以下功能:
1、记录功能——案例写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学经历的机会。案例写作实际上是对教师职业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如果我们说一个数学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无限的生命力。案例能够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2、导向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使小学数学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小学数学教师工作中魂牵梦绕的难题,或者是刻骨铭心的事件。如果你对案例写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工作方式,那么随着案例材料的增多,你就会逐渐发现你自身工作的难点在哪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反思功能——案例写作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水平。如果把反思当成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一时冲动或岁末特有的行为,就可以极大地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其向专业化水平迈进。
4、传播功能——案例为教师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教师工作主要体现为一种个体化劳动过程,平时相互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经验成为大家共享的财富。同时,通过个人分析、小组讨论等,认识到自己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以及所面临问题的多样性和歧义性,并且可以把自己原有的缄默的知识提升出来,把自己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不证自明的知识、价值、态度等,通过讨论和批判性分析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四、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编制
1、编制原则
(1)客观性原则。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坚持实事求是,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事例。杜绝掺假现象,不会“合理构想”。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
(2)独特性原则。在撰写案例活动中,倡导教师开展创造性的工作,不人云亦云,不见风使舵,要有个性的观察、个性的实践、个性的反思、个性的表述。
(3)价值性原则。撰写案例的目的在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因此,所选事例的先进性与实用性价值程度,与案例本身的实际意义成正比。所以,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教学实际需要选择事例。
2、编制格式
分析有关案例不难发现案例的一般格式与写法。目前专家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案例+分析”,其变式主要有“提示——案例——分析”与“提示——案例——访谈录——分析”。“提示”,主要简介“案例”与“分析”中将要涉及的基本教育理论,可以促进理论知识与教学实例的融合。“访谈录”以对话的形式记录对有关教师进行的访谈,以外化教师的缄默知识,便于他人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案例产生的背景、过程和做法。教师撰写的案例主要格式是“片断+反思”,其变式主要有“背景——片断——反思”与“片断——评析——反思”。
可见,案例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案例+反思”。案例是为了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断,这些片断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它源于实践,但高于实践。案例以真实的教师和事件为基础,但又不是简单而机械的课堂实录,它是教师对自身典型教学事件的描述,它可以描述一节课或一个片断,也可以围绕一个主题,把几节课的相关片断叠加。从案例内容的表述形式看,主要有“叙事式”和“对话式”;从案例内容的编排方式看主要有“单一式”、“对照式”和“递进式”。反思一方面是基于案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例印证理论;另一方面要高于案例,要从案例的分析中生发出新的问题,提出新的观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6:53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简案
一、什么是教学情境?
在这里由于没有现成的概念,因此,主要引导学生从现代汉语词典了解“情境”的概念以后,参考学习教育大辞典对相关概念的界定,最后给出自己对“教学情境”的界定和理解,在这里预设通过概念的学习,获得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相关概念的学习
1、情境(situation)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情景;境地” 。“情景”解释为“情形;景象”。因此,在这里“情境”应该含有情形、景象以及环境、境况的意思。
2、教育环境(ecational environment)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P752。解释为“为培养人而有意识地创设的情境。一般可分为家庭教育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
3、情境教育(situational ecation)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P1229。解释为“通过一定事件的形象描述或一定环境的设置、模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历其境的*真感,以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
4、情境教学(situational teaching and learning)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P1229。解释为“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以激起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
5、教学环境(teaching environment)
《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P716。解释为“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包括有组织的和自发的两种,分为班级、校内、校外三个层次”
(二)教学情境的概念
在这里由于没有现成的概念,因此,教师根据对以上相关概念的理解,归纳总结出教学情境的概念。教学情境(teaching situation)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为了更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而创设的,适合于学习主体并使其产生积极良好情感反应的学习环境。
(三)对教学情境内涵的理解
v 创设教学情境的主体——教师
v 创设教学情境的依据——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
v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为了更为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v 创设教学情境的要求——适合于学习主体并能够使其产生积极良好情感反应
(四)教学情境的分类
v 根据教学情境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划分
› 真实型教学情境
› 仿真型教学情境
v 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不同划分
› 导入型教学情境
› 非导入型教学情境
v 问题解决型教学情境
v 自主学习型教学情境
v 探究学习型教学情境
v 合作学习型教学情境
v 巩固练习型教学情境
二、为什么要关注教学情境的创设?
通过带领学生阅读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具体教学建议,理解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性和意义。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不同学段的教学建议:
(第一学段)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课程标准》P51
(第二学段)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标准》P64
(第三学段)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P80
三、怎样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
这是一个宏观策略的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1.研究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各个维度的具体目标。
2.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充分挖掘和积累与学生生活和实际经验密切相关的各种教学情境素材。
3.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确定的教学目标,在丰富的情境素材中,进行筛选,精心设计。
四、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什么?
这是一个具体方法的问题,在这里主要通过对一些比较典型案例的分析,阐述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方法和途径,这里需要对案例提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研究和分析,实践表明:大多数学生只会看热闹,缺乏理性思考的经验和能力,因此,哪怕是很好的也很难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证明:单纯播放缺乏理性思考与分析,整体播放缺乏片段解读与研究,其效果和价值是有限的。因此,我采用了超级解霸3000播放视频案例,随时进行点评和解读。
v 通过教师口述创设情境
› 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4:23]
› 文字叙述题[6:59]
v 通过实践体验创设情境
› 1千米有多长[2:28]
v 通过模拟现场创设情境
› 看望老人[4:54]
v 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 找规律 [1:55]
› 可能性(山东 )[6:23]
v 通过制作动画创设情境
› 可能性(海南 )[2:03]
v 通过生活事例创设情境
› 正数与负数[2:01]
› 走进圆的世界 [2:02]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6:54
(1)客观性原则。一个案例就是关于某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绎出的事实”来代替。坚持实事求是,尽量依据时间发展顺序客观记录事例。杜绝掺假现象,不会“合理构想”。不搞“文字游戏”,不因文字篇章的需要而扭曲或改变事实。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6:54
去网站找!我相信你会找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16:55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