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2-19 01:5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19 06:14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那么重阳节具体有哪些习俗呢?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
翁”。
总结
人们在庆祝重阳节时一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2-19 06:40
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所以重阳节还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人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而近代的北京香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上山游玩,躲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另一种说法是,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和药材。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吃重阳糕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现在重阳节吃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取其吉祥之意。 据史*载,重阳节吃糕早在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记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蓬饵就是最初的重阳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饮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是长寿名花,又名“延寿客”。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时逢佳节,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茱萸雅号“辟邪翁”,它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 【节日探究】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节日。重阳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有登高、赏菊、插茱萸、佩茱萸囊、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所以重阳节还有登高节、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人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的记载。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而近代的北京香山、江西南昌的滕王阁等等,也都是登高胜地。尤其是滕王阁,因唐代王勃于重阳节时在阁上写出千古名文《滕王阁序》,更闻名天下。 关于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所以人们在“阳极必变”的重阳日子里,要上山游玩,躲避灾祸。或许最初还要祭拜山神以求吉祥,后来才逐渐转化成为一种娱乐活动了。另一种说法是,重阳时节,秋收已经完毕,农事相对比较空闲。这时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是成熟的季节,农民纷纷上山采集野果和药材。这种上山采集农民们把它叫做“小秋收”。 吃重阳糕 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现在重阳节吃糕之所以受到人们的青睐,正是取其吉祥之意。 据史*载,重阳节吃糕早在汉代《西京杂记》就有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食人长寿。”饵,即古代之糕。《周礼》记载,饵用作祭祀或在宴会上食用。蓬饵就是最初的重阳糕。 九月正是桂花盛开之时,所以重阳糕又称桂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饮菊花酒 菊花,是我国是长寿名花,又名“延寿客”。早在屈原笔下,就已有“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即服食菊花瓣。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晋代陶渊明也有“酒能祛百病,菊能制颓龄”之说。后来饮菊花酒逐渐成了民间的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在重阳时节,更要饮菊花酒。《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指出,菊花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 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据《西京杂记》载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时逢佳节,除登高插茱萸外,亲友们三五相邀,同饮菊酒,共赏黄花,确实别有一番情趣。尤其是诗人们,赏菊饮酒,吟诗唱酬,给后世留下不少佳句。 佩茱萸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也叫越椒或艾子,秋后成熟,果实嫩时呈*,成熟后变成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茱萸叶还可治霍乱,根可以杀虫。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茱萸雅号“辟邪翁”,它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很盛行,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称为茱萸囊,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 重阳茱萸其实也和端午节的雄黄和菖蒲的作用差不多,目的在于除虫防蛀。因为过了重阳节,就是十月小阳春,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秋雨潮湿,秋热也尚未退尽,衣物容易霉变,这时必须防虫。但是在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稀见了。其变化的因由大概是,茱萸在早期民众的生活中强调的是避邪消灾,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对未来生活给予了更多的期盼,祈求长生与延寿。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盖过了“避邪翁”(茱萸)。